赤壁赋艺术特色

1、情、景、理融为一体。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涵,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第一段描写月夜江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俳徊于斗牛之间”。如画的美景引发苏子感情的抒发,使他充满了欢娱之情。同时,为后文议论说理进行了一个形象的铺垫。第二段写客的议论由萧声引发人生哀叹,抒写人生苦闷,“托遗垧于悲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风”这一具体现实景物表达了出来。

三段写苏子反驳,起首用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随之以水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道理。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热爱,以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通过水月景物描写过渡到说理,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结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善于取譬。特别写萧声的呜咽,通过比喻将抽象的不易表现的声情写的具体可感,诉诸视觉与听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以及第三段苏子反驳,用水月作譬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