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本教材,注重“双基”考查
课标是灯塔,教材则是引领前行的航线,只有正确应用教材,才能找到通往灯塔最近的航线。今年的试题不少取材于课本,在回归“双基”检测的同时也很好地贴合了双减政策,达到降低难度的目的。如:
(1)T4自制电动机模型,在学生熟知的素材中考查电磁之间的关系;
(2)T6试电笔,考生只有在了解试电笔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其连接方式和作用,属于在基础知识中提升认知;
(3)T8太阳能的属性及利用,多年没有考查的内容,今年考查太阳能既以新能源为出发点,又引领教师的教学——不能放弃教材中涵盖的内容;
(4)T18第3小问圆筒测力计,有益于广大物理教师积极自觉去研究、理解课标,参与教学改革,积极研究教材教法,进而更好地进行教材处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凸显核心素养,强调思维过程
试卷注重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提升科学学习能力。如:
(1)T9对1号干电池的各个物理量进行估测,考查学生会根据对各物理量的了解进行综合评估,培养了概括理解能力;
(2)T12简易电磁锁,考查学生利用对电磁学知识、力学知识的理解,综合分析电磁锁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培养其实践应用和求实创新的能力;
(3)T15第3小问,在计算中穿插简答,首先要理解“解决勒手”问题是需要减小压强,才能结合实际生活找出解决办法,并与物理原理相结合,培养了实践应用的能力;
(4)T1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转变考查角度,不只从“三心同线等高”考查,还从透镜与光屏的平面是否平行进行考查,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改变固化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
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考改革,改变少数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以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进一步吻合“双减”大环境,试题充分地把握了升学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并重的理念。如:
(1)T15计算中合并简答步骤,使学生“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并进行解释、判断和扩展”的能力得以考查;
(2)T17热效率计算,效率是一个相通的概念,任何效率都在表达有用能量在总能量中的一个占比。此题一改往年电热综合效率内容,给今后的教育教学传递了一个信息,避免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单一的机械训练。
把握难度系数,利于筛选优生
试题首先要保证大部分学生能顺利从初中毕业,其次才是为高中选拔人才而服务,所以试题要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本套试题中T9、T14、T15第(2)小问、T17第(3)小问、T19第(2)小问是存在区分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