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专家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认识物质组成、变化及分析相关实际问题的情境

第20-24题以化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为实际问题情境,考查元素种类、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分析,引导学生从元素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还考查依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推求未知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微观示意图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依据化学变化特征,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解释真实情境中物质的转化。

2.实验探究情境和实践活动的情境

第32-36题,基本实验原理及分析试题的情境大部分源于教材原型实验装置,既有学生必做实验,如氧气实验室制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金属性质的探究;也有教材上的经典实验,如电解水实验。部分实验是教材实验装置上的简单变式,如用T型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利用井穴板研究酸和碱的性质。

第37题,科学探究任务取材于利用絮凝剂净化水,包括两部分: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既有学生必做化学实验的考查,又有应用控制变量思想和方法分析多因素实验的考查。

3.常见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情境

第1-9题都是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情境,涉及到金属材料及应用、食物酸碱性、垃圾分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肥料、化石燃料、工业炼铁、灭火措施等内容。情境素材多取材于教材中的原文,学生非常熟悉且与生活联系密切。

第28题,这道生活现象解释题的情境是为家人做午餐,渗透了劳动教育,引发学生从营养物质角度分析食材;分析做馒头用的小苏打和燃气灶中天然气的物质组成;依据铁生锈条件解释铁锅清洁后擦干的目的。

第29题,科普阅读题的情境是碳中和背景下的二氧化碳吸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文本延续了命题风格。

第30-31题,生产实际分析题的情境既有学生较熟悉、物理变化为主的海水制盐,又有较陌生、物质转化较复杂的镁还原法生产硼。不同类型的情境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承载了丰富的考查角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