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洪水的上涨高度、持续时间和涨落水的速度。每次洪水上涨高度很大,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河漫滩堆积。洪水上涨速度很快,流速也快,在河漫滩上的低洼地形中可能形成环流系统,低地内的物质被带到注地两侧,加大河漫滩上的地形起伏。洪水上涨速度很慢,河漫滩上水流速度很小,横向环流作用非常微弱,悬浮物则在低洼处堆积,使地形变得更加和缓,尤其在洪水退落时,持续时间长,可形成较多的堆积。
2.植被条件 流域范围内的地面植被好坏影响地面侵蚀强度,从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植被茂密的地区,水流侵蚀程度微弱,带入河流中的泥沙较少,河漫滩堆积作用弱;反之,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程度强,水士流失严重,带入河流中的物质增多,洪水期河漫滩的堆积作用加强。
3.气候条件 不同气候区的河水水文变律和含沙量的变化都不相同。在高山、高纬度地区,河流的洪水期往往与春夏的融雪有关,如果有高山森林的保护,则一部分融雪水会暂停在枯枝落叶层中,慢慢地进入河流。因此,河流中的洪水位低,河漫滩沉积物不多。在湿热气侯区,降两量大而且较集中,在较短时期内河流中能形成很高的洪水位。此外,这里化学凤化作用很强盛,有大量的风化粘土物质被带到河流中,如果地面植被被破坏,河流中的洪水就十分混浊,河漫滩堆积层就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