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物素材事例

01.舌尖上的浪费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02.吃完一道再上一道

在澳大利亚,小型公务聚餐基本都是“份饭”,而大型聚餐靠服务生“适时”地提供每道餐品,上一道没吃完就不会上下一道,因此很少有食物浪费。

03.浪费食物要罚款

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餐厅浪费最严厉的国家。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是你自己的钱,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

04.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蔡元培当北大校长的第一年,就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体育会”,在办学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然想方设法购置了许多体育器材和设备,甚至还新建了游泳池和溜冰场。蔡元培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它还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所在。

05.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他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他把美育的意义总结得简单明了:“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06.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岸英同志在朝鲜牺牲后,中央提议要把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身为父亲的毛泽东强忍悲痛,用一句诗作出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儿子临行前因工作繁忙未见最后一面,未曾想竟是永别。主席最后的选择是,让自己的儿子同千千万的战士一样长眠他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