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年”现象虽然客观存在,但只能视作是一种人为造成的现象,报考时对高校有无“大小年”应予关注,但不能机械照搬、套用公式。比如,如果某校“大小年”现象明显,2014年恰遇“大年”,
2015年报考的人数可能会少些;相反若上一年是“小年”,今年可能就会是“大年……但若这样想的人多了,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填报志愿与打战布局一样,需
要理智决策、科学选报。另外,对于一些院校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在当年的录取比率都小于1,那么来年报名人数很可能会大幅度上升。对高校新开设的专
业,也有可能因为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考生以些作为填报的参考依据时要合理利用。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针对高校近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参考使用院校连续三年录取的平均分,可以有效地避免志愿扎堆的情况。